寶寶乳液怎麼選?嬰兒油有缺點嗎?新生兒脫皮保濕全攻略

寶寶乳液怎麼選?嬰兒油有缺點嗎?新生兒脫皮保濕全攻略

 

新生兒皮膚看似細嫩,實際上屏障功能尚未成熟;出生後的前兩週常見手腳脫皮、臉頰粗糙、小白屑。到底 新生兒脫皮可以擦乳液嗎嬰兒油擦身體是否更好?以皮膚科與兒科觀點,解析「寶寶乳液 vs 嬰兒油」的機制、優缺點與正確用法,幫你建立安全有效的保濕日常。

 

 

為什麼寶寶剛出生容易脫皮?

新生兒表皮厚度僅成人的約 1/3,角質層與皮脂膜尚未成熟;從「羊水」轉換到「乾燥空氣」後,經皮水分流失(TEWL)升高,因此出現手腳脫皮、臉頰粗糙、局部泛紅等「適應性脫皮」。若沐浴過度、環境濕度低或清潔品過刺激,屏障更容易受損,進一步引發乾裂或濕疹。

延伸建議:穩定環境濕度(約 50–60%)、縮短沐浴時間與溫度,選擇溫和無香配方,能明顯降低乾癢機率。

 

新生兒脫皮可以擦乳液嗎?

可以,且建議要擦。臨床研究顯示,出生即開始使用低敏保濕乳液,可顯著減少乾燥與濕疹風險。重點在「時機與配方」:

  • 洗澡後 3 分鐘內塗抹:趁皮膚含水度高時鎖水最有效。
  • 無香料、無酒精、弱酸性(pH~5.5):降低刺激,維持微生態平衡。
  • 日常補擦:冬季或空調房增加 1–2 次塗抹頻率。

 

寶寶乳液 vs 嬰兒油:差異、優缺點與正確順序

保養型態 機制/結構 優點 可能缺點 適合情境
乳液 Lotion 水+油的乳化系統,補水為主 清爽、延展佳、吸收快 揮發快、保濕時間較短 日常保養、夏季/濕熱氣候
乳霜 Cream 油相較高、鎖水力強 長效潤澤、修護乾裂 厚重易悶,需薄擦 冬季乾冷、局部乾裂
嬰兒油 Oil 純油相,屬「鎖水劑」 封住水分、潤澤光滑 在乾皮上使用易「鎖乾」;若含礦物油恐悶、致粉刺 洗澡後皮膚微濕;乳液後加強鎖水

正確順序:洗澡後輕拍乾 → 先擦乳液補水 → 需要時再以少量護膚油加強鎖水。

 

嬰兒油的常見缺點與挑選重點

常見成分 特性 注意事項
Mineral Oil(礦物油) 價格低、滑順好推 如未高度精製恐悶閉、堵塞毛孔;不建議新生兒長期大量使用
Fragrance(香精) 增加香氣 可能刺激或致敏;新生兒建議選擇無香配方
Paraffin(液態石蠟) 常見於低價油 長期使用恐影響角質更新平衡
MI / MCI 防腐劑 常見於日化保存 歐盟對嬰幼兒免洗類限用;建議避開

更安心的選擇:以「植物油」為基底(如葵花籽油、堅果油、荷荷芭油、甜杏仁油、橄欖油),搭配維他命 E,潤澤而不悶。

延伸閱讀:澳洲堅果油最貼近寶寶肌膚!!

 

嬰兒油擦身體的正確時機與用法

  • 洗澡後、皮膚微濕時:以指腹少量畫圈按摩,幫助鎖住水分。
  • 局部重點:手肘、膝蓋、腳踝、後頸等容易乾裂處。
  • 避免厚塗與乾擦:在全乾皮膚上厚擦易「鎖乾」與黏衣。

延伸閱讀:嬰兒油10種意想不到的好用途!

 

寶寶乳液與嬰兒油哪一種更適合新生兒?日夜保濕搭配

新生兒以無香、低敏、無礦物油的乳液為首選;氣候乾冷或有局部乾裂時,再局部加一層護膚油鎖水。建議:

  • 白天/沐浴後 → 潤膚乳全面補水保濕。
  • 夜間/冷氣或乾冷季 → 乾燥處潤膚乳+護膚油雙重鎖水。

 

寶寶乳液與嬰兒油成分選擇指南:必看與避免清單

📌 推薦成分 功效 🚫 避免成分 可能風險
乳木果油、堅果油、甜杏仁油、葵花籽油、荷荷芭油 潤澤修護、脂肪酸補充、減少水分散失 礦物油、Paraffin 悶閉、堵塞毛孔(取決於純化與用量)
金盞花、燕麥、蘆薈萃取 舒緩乾癢、強化屏障 香精(Fragrance) 刺激、致敏風險提升
神經醯胺、甘油、玻尿酸 補水+鎖水,提升角質含水 MI/MCI、酒精(Ethanol) 對嬰幼兒免洗類有限制或易乾燥刺激

 

醫學背景專家推薦:誰是寶貝Ecocert潤膚乳&有機護膚油

醫學背景專家 Michelle Sung 表示,寶寶乳液要選擇有機植萃的成分,因為皮膚是人體最大的器官,所以擦在寶寶身上更要嚴選有機成分,媽咪才能更安心使用。

1. Ecocert舒敏修護潤膚乳:有機乳木果油×葵花籽油×金盞花萃取,無香料、無礦物油、無酒精;質地輕盈不黏,適合每日全身塗抹。

了解更多潤膚乳介紹

Ecocert 舒敏修護潤膚乳

 


2.有機植萃護膚油:荷荷芭油×甜杏仁油×維他命 E,幫助夜間深層鎖水;不含礦物油與香精,新生兒亦可安心。

看護膚油使用方式及詳細介紹

 

https://www.babysassi.com.tw/zh-TW/products/%E6%9C%89%E6%A9%9F%E6%A4%8D%E8%90%83%E8%AD%B7%E8%86%9A%E6%B2%B9-20220216111749

 

寶寶乳液常見問題 FAQ

Q1. 新生兒每天都要擦乳液嗎?

A.建議每天擦,特別是洗澡後 3 分鐘內,能維持屏障與降低乾癢、濕疹風險。

Q2. 可以同時擦乳液與嬰兒油嗎?順序如何?

A.可以,且以「乳液先、油後」為原則;油是鎖水,不是補水。

Q3. 嬰兒油能擦臉嗎?

A.不建議長期厚擦臉部;臉部以輕乳液或面霜更合適,避免悶閉毛孔。

Q4. 小孩子何時要加強保濕?

A.沐浴後、換季乾冷、空調房、出現白屑或緊繃時,增加塗抹頻率與用量。

Q5. 寶寶乳液與嬰兒油一定要有機認證嗎?

A.有機不是唯一標準,但可降低農藥與溶劑殘留疑慮;關鍵仍是整體配方單純、低敏與通過安全測試。

 

參考資料

  1. American Academy of Dermatology (AAD). Infant Skin Care Guidelines, 2023.
  2. National Eczema Association. “Moisturizers and Skin Barrier in Infants.”
  3. 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 Emollients and Early Prevention of Atopic Dermatitis, 2021.
  4. 日本皮膚科學會《嬰幼兒皮膚護理建議》。
  5. 台灣皮膚科醫學會《新生兒乾燥與保濕臨床指引》。
  6. 藥害救濟基金會《礦物油與嬰兒護膚安全分析報告》。
Successfully
Network error, please refresh err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