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牙換牙順序與時間全攻略|圖解換牙年紀、常見狀況與保健重點

乳牙換牙順序與時間全攻略|圖解換牙年紀、常見狀況與保健重點

 

孩子掉下第一顆乳牙,是成長的重要里程碑。也因此,「換牙順序對不對?」「乳牙換牙時間是不是太早或太晚?」「換牙痛、易蛀要怎麼照顧?」成了爸媽最常問的三大問題。本文以牙醫專業中立角度,完整整理:乳牙換牙順序與時間、常見異常、清潔保健重點與親子陪伴心法,幫你在換牙期安心前行。

延伸閱讀:兒童牙膏怎麼選?牙醫師推薦無氟牙膏,孩子從第一顆牙就安心防蛀

 

 

什麼是換牙期?從乳牙到恆牙的自然交接

人類一生有兩副牙:乳牙 20 顆、恆牙最多 32 顆。換牙期是乳牙逐一脫落、恆牙長出的過程,通常由 6 歲開始、約 12 歲結束。此時也會長出第一顆恆牙臼齒(俗稱「6 歲齒」),它不會取代乳牙、位置在乳牙最後一顆後方,最容易被忽略且容易蛀,需特別保護。

 

乳牙換牙順序與時間

一般規律為「由中間往兩側、下顎先於上顎」。臨床常見順序如下:下中門牙(6–7 歲)→ 上中門牙(7–8 歲)→ 側門牙(8–9 歲)→ 第一乳臼齒(9–11 歲)→ 犬齒(10–12 歲)→ 第二乳臼齒(10–12 歲)。兩側大致對稱、齒列空間足夠,多屬正常差異。

牙位 常見乳牙脫落年齡 恆牙萌出年齡 備註
中門牙(下/上) 6–7 歲/7–8 歲 6–7 歲/7–8 歲 下顎常先於上顎
側門牙 7–9 歲 8–9 歲 與個人發育差異相關
第一乳臼齒 9–11 歲 10–12 歲 常與犬齒交錯
犬齒 10–12 歲 10–12 歲 上顎犬齒易擁擠
第二乳臼齒 10–12 歲 11–12 歲 最後一批乳牙交接
第一恆臼齒(6 歲齒) -(無乳牙替換) 5.5–7 歲 最早、最容易蛀,務必加強保護

 

換牙年紀太早或太晚,需不需要擔心?

太早(5 歲前):常與外傷、嚴重蛀牙或早期感染相關;太晚(8 歲仍未掉第一顆)可能是生長差異或恆牙胚問題。建議在 7 歲前後拍一次全口 X 光,了解恆牙胚發育、位置與空間是否足夠;若出現單側延遲超過半年、恆牙已出而乳牙未鬆、明顯擁擠等,請儘速就診。

 

換牙常見狀況:腫痛、雙排牙、牙縫變大怎麼辦

1)牙齦腫痛、流血

恆牙突破牙齦造成局部紅腫,可冰敷、鹽水漱口緩解,通常 2–3 天內下降。

2)乳牙晃動卻遲遲不掉

避免自行拔牙;鼓勵以舌頭輕搖、吃較脆的食物(如蘋果)協助自然脫落。

3)恆牙長歪、雙排牙

多見於下門牙。若恆牙已長出而乳牙未鬆,請牙醫評估是否拔除乳牙,避免恆牙偏位。

4)牙縫變大、不整齊

換牙期牙縫增大屬自然現象,以便預留空間給恆牙;多數會在換牙完成後改善。

 

換牙期口腔保健重點(含 6 歲齒守護)

1)每日清潔習慣要穩定

乳牙蛀牙會影響恆牙發育,務必早晚各刷 2 分鐘。若孩子尚不會吐牙膏,可先選擇無氟、食品級的泡沫牙膏,泡沫細緻、口感溫和,孩子更願意配合。

誰是寶貝|兒童護齒泡沫牙膏:無氟牙膏可吞食、細緻泡沫;適合換牙初期不會吐牙膏的孩子。

了解兒童專用護齒泡沫牙膏與用法

 

泡泡牙膏

2)孩子已能吐牙膏:含氟用量與監督

依兒童牙科指引,能吐牙膏後可使用低濃度含氟(約 ≤1,000 ppm),但須家長全程監督,吐出、不吞嚥;同時養成牙線與舌苔清潔,防止牙縫蛀牙與口氣。

3)加強守護「6 歲齒」

6 歲齒是第一顆恆牙、且最容易蛀。建議每半年檢查一次,必要時做窩溝封填,並留意刷牙是否確實清到臼齒凹陷處。

 

飲食與生活:降低蛀牙與酸蝕的日常策略

  • 減少黏牙糖果、含糖飲與碳酸飲料,避免長時間含在口中。
  • 增加咀嚼蔬果與高纖食物,促進自淨作用與牙床刺激。
  • 避免暴力搖牙;若有牙痛、臉頰腫、發燒等症狀,儘快就醫。

 

正確刷牙教學:2 分鐘畫圓法+舌苔清潔

  1. 小頭軟毛刷,每次約 2 分鐘,內外咬合面都要刷到。
  2. 畫圓法輕刷牙齦緣,減少牙菌斑。
  3. 刷後以矽膠或舌苔刷輕刮舌背 3–5 下,避免太用力。
  4. 每日一次牙線,尤其臼齒接觸點。

 

誰是寶貝|兒童口腔噴護劑:含益生菌與鈣,無酒精、低刺激;外出或口乾時可即時清新、降低氣味負擔。

了解兒童口腔噴護劑加鈣益生菌與使用方式

口腔噴劑

孩子抗拒刷牙?三個安撫心法

1)用故事或遊戲帶入:把牙齒想像成有小怪獸住著,刷牙是在「打怪」。

2)分段完成:先刷上排休息 10–20 秒再刷下排,降低一次性負擔。

3)陪刷與示範:爸媽一起刷、一起照鏡子,孩子更有安全感,也能模仿正確動作。

 

換牙期保健任務表(每週追蹤重點)

任務 頻率 小提醒
刷牙+舌苔清潔 早晚各 1 次、每次 2 分鐘 小頭軟毛刷+畫圓法;孩子不會吐時選無氟泡沫牙膏
牙線清潔 每日 1 次 臼齒接觸點是高風險區
6 歲齒檢查 每 6 個月一次 必要時評估窩溝封填
飲食控糖/酸 每天 避免含糖飲長時間小口喝;多吃脆口蔬果
口腔清新加強 視需要 外出或口乾時,可用低刺激口腔噴護劑

 

爸媽最常問的乳牙換牙5個問題 FAQ

Q1. 乳牙沒掉,恆牙就長出來,會長歪嗎?

A.下門牙最常見。若乳牙久不鬆,牙醫會評估是否拔除以避免恆牙偏位。

Q2. 換牙時排列不整齊,要立即矯正嗎?

A.多為暫時現象,待換牙完成再評估;有嚴重擁擠或咬合問題再介入。

Q3. 換牙痛需要吃止痛藥?

A.輕微腫脹可冰敷、鹽水漱口;疼痛超過 2 天或伴隨發燒請就醫。

Q4. 換牙容易蛀,要不要用含氟牙膏?

A.能吐牙膏後可依醫囑使用低氟;若仍不會吐,先以無氟泡沫牙膏搭配牙線與舌苔清潔。

Q5. 換牙期多久看一次牙醫?

A.每 6 個月檢查一次,必要時拍片確認恆牙胚位置與萌發方向。

 

用陪伴與儀式,讓孩子喜歡刷牙

乳牙換牙看似自然,卻是影響一生咬合與牙列的關鍵窗口。把握「正確清潔、定期檢查、減少刺激」三原則,並用故事、遊戲與陪伴建立刷牙儀式,孩子就能在安心與自信中長出健康恆牙。

延伸閱讀:孩子不愛刷牙?5種人氣口味口腔噴護劑,陪爸媽溫柔守護0-9歲口腔健康

 

參考資料

  1. 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 Dentistry (AAPD). Oral Health Policies on Developing Dentition.
  2. American Dental Association (ADA). Tooth Eruption Charts & Child Dental Care Guidelines.
  3. Cochrane Oral Health. Early childhood caries prevention – evidence-based review.
  4. 台灣牙醫學會《兒童換牙臨床建議》。
Successfully
Network error, please refresh error